哺乳期如何避免乳腺炎       

台灣母乳協會專欄  文:Gloria  littlefish

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通常讓母乳媽媽們聞之色變,有相當比率的哺乳媽媽在短則幾個月或長達幾年的哺乳期中,發生過乳管阻塞或是乳腺炎;
有人因此放棄哺乳,也有媽咪透過練習改善哺乳技巧,或是在專業的協助下得到哺乳支持及改善…而後安然度過整個哺乳期。
其實,乳腺阻塞或乳腺炎雖然常見但不是難處理的狀況,而且在哺乳資訊越來越公開,哺乳支持越來越豐富的台灣,
媽咪們花一些時間和力氣通常會找到支持哺乳的醫護人員或組織,一起支持、陪伴你走過困難,同時你不需要犧牲或停止哺乳。



╔ ╦ ╗乳腺阻塞、乳腺炎與乳房膿瘍╔ ╦ ╗

     乳房問題和寶寶含乳困難同樣是哺乳期最常遇到且需要儘快解決的哺乳困難,而常見的乳房問題通常是乳腺管堵塞及乳腺炎。問題的開始往往很輕微,通常是乳房的某一點酸痛或者硬塊,起因在於奶水阻塞、某部份乳腺的奶水沒有有效移出而行程的小腫脹,阻塞可能因為哺乳姿勢的變換而改善,但也可能因為沒有改善而形成較大「硬塊」,甚至因此造成周圍的軟組織發炎。「硬塊」通常一次只在一側乳房發生—寶寶吃得較不好或是奶水較充沛那邊。硬塊的出現或許讓媽咪驚訝,但問題的發生有時也可以意料--時常發生在寶寶吸吮情況不佳(像是寶寶生病、長牙)、哺乳密度突然改變或長時間沒有將奶水移出乳房(像是寶寶大量接受副食品而突然很少喝奶,或者是月子期間訪客多而媽咪們不好意思哺乳)、或是外出旅遊後(吃得較為油膩且哺乳較少)。敏感、機警或有經驗的媽媽,透過密集哺乳、改變哺乳姿勢,就能自行解決堵塞,而罹患乳腺炎的媽咪在醫生給予抗生素、退燒藥的情況下,透過自己休息並持續密集哺乳通常症狀可以在一兩天內很快地解除。有少數的、沒有妥善處理的乳腺炎可能惡化成乳房膿瘍,乳房膿瘍的處理就需要外科手術引流,雖然是一個小且快的外科手術但對於媽咪們的心理壓力著實不小,但是即便引流,也不意味著媽咪們不能持續哺乳,醫生們通常建議你可以先選擇繼續哺乳沒有傷口的那一邊,等引流那一邊等膿排乾淨、傷口復原也可以恢復泌乳。


╔ ╦ ╗乳腺炎差異與治療╔ ╦ ╗

乳腺炎是乳房的細菌感染,不只發生在哺乳媽媽,也可能發生在沒哺乳的婦女、小孩或是男性(不要忽略了男性也有罹患乳癌的可能),成因很多也可能找不出原因。可能因為細菌從皸裂的乳頭進入乳房而得乳腺炎,可能因為乳腺管阻塞過久局部發炎而變成乳腺炎,可能因為壓力太大而導致乳腺炎,也可能因為過度勞累而得到乳腺炎。而乳腺管阻塞的表徵是乳房局部漲痛有的硬塊,表層皮膚有時是紅的,類似乳腺炎的皮膚表層但比乳腺炎輕微;乳腺炎通常會伴隨發燒而且疼痛更強烈。有時不太容易分辨輕微的乳腺炎或嚴重的乳腺管阻塞,兩者最明顯的差異是發燒與否,乳管阻塞不會發燒,乳腺炎則伴隨著發燒;另外,得到乳腺炎的感覺接近感冒,發燒、全身無力、身體發冷,跟感冒最大不同是:乳房某區域有著紅色斑痕。


許多人會把乳管阻塞和乳腺炎當成是同一件事,事實上這兩者有可能有部分的因果關係及程度差異,但是處理上並不相同,最大的不同在於乳腺炎時醫生通常會處方抗生素(如Cephalexin)及解熱鎮痛劑(如Acetaminophen),這些藥劑並不影響哺乳,寶寶從媽咪奶水中得到的抗生素遠遠低於他自己生病用藥的劑量,使用抗生素時媽咪們需要聽從醫生建議,吃完一個療程,以避免復發。無論母親自行透過密集哺乳、密集擠乳(意及多將發炎乳房的奶水儘量移出)改善,或是密集哺乳的同時並諮詢醫生且吃藥,繼續哺乳對你和寶寶都好。


╔ ╦ ╗乳腺炎預防╔ ╦ ╗

 了解乳管阻塞、乳腺炎的可能成因,反之操作就是避免的最好方式。例如:

● 選擇母嬰親善醫院生產,產後儘早且密集地哺乳(每天哺乳8-12次)。

● 學會兩種以上哺乳姿勢。

● 讓寶寶用正確的姿勢含乳(避免受傷並且有效移出乳房奶水),以及協助寶寶用正確的方式離開乳房(媽咪以手指頭讓入寶寶嘴角,解除吸奶時的真空狀態,避免直接拉扯)。

● 寶寶六個月前不需要添加水及副食品,讓乳房供應寶寶所有需求。

● 觀察寶寶喝奶情形,當寶寶喝奶型態改變時(喝奶不專心、添加副食品、生病…等),必要時,將奶水擠出一些,避免乳房過度腫脹。

●  當媽媽哺乳及擠奶型態調整時,注意乳房狀況,避免乳房過度腫脹。

●  上班時避免乳房過度漲奶,即便當下不方便儲奶,到化妝間先擠一些奶水丟棄也好(不要擠太多,不漲痛即可)。

●  避免長時間對乳房的壓力:穿無鋼圈胸罩、哺乳胸罩、運動胸罩取代過緊、合身的鋼圈的胸罩、減少長時間對乳房的壓迫。

●  體質容易阻塞的媽咪,改善飲食習慣:避免吃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補充大豆卵磷脂。

http://www.mamago.co/trial/

arrow
arrow

    麥麥辣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